恶俗与否就是个审美取向的问题,现在国内就是流行恶俗,大家为了发财就不惜媚俗,究
竟谁是因谁是果,也很难讲清楚。我党坚定不移地贯彻养猪论这么多年,现在开发出这样
的产品,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呵呵,说起来,我想起罗大佑的那个之乎者也的老歌,
知之为知之 在乎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孔老夫子也
知之为不知 在在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寒山子是也
不知为知之 不在乎在乎
此人何其者 齐人 是也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
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
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
剪刀等待之 清汤挂面乎
尊师重道者 莫过如此也
风花雪夜之 哗啦啦啦乎
流行歌曲者 是否如此也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
现在听听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
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
眼睛睁一只 嘴巴呼一呼
耳朵遮一遮 皆大欢喜也
大家都知之 大家都在乎
袖手旁观者 你我 是也
Tuesday, August 23, 2005
Friday, August 19, 2005
民主啊,自由啊,这些东西就像空气
其实这民主啊,自由啊,这些东西就像空气,有的时候不觉得有,突然没有了才觉得可贵
。
中国人民就好比长年生活在青藏高原。生活在海边的美国人民说你们青藏高原上没氧气,
去了就喘不过来气。中国人民当然不爽,说你美国空气才不好,又潮又咸,我们没觉得中
国没氧气。大家这些从青藏高原上下来的到海边住些个年,再反过来也觉得中国氧气不足
,高原上的老乡当然觉得你是被洗了脑...
。
中国人民就好比长年生活在青藏高原。生活在海边的美国人民说你们青藏高原上没氧气,
去了就喘不过来气。中国人民当然不爽,说你美国空气才不好,又潮又咸,我们没觉得中
国没氧气。大家这些从青藏高原上下来的到海边住些个年,再反过来也觉得中国氧气不足
,高原上的老乡当然觉得你是被洗了脑...
Sunday, April 17, 2005
谈西藏
其实西藏的问题本来就是现实政治的结果,证明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和证明西藏应该独立是一样的难。现在中国政府就是和达赖耍流氓的态度,你总不能长生不老,就等着达赖一死,以为西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看没那么简单。反过来,达赖前些年唱的高调太高了,现在自己也不好下台。
其实西藏就和美国原来的印第安人的命运一样,现在就是被中国/汉族一步一步的在文化上隔离同化,经济上成为单纯的依附体,政治上随着达赖一死,也就彻底失去杠杆了。西藏这个民族的最终消失,我看就是个可以预计的尺度内的时间问题,最终大概能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只剩下春节晚会上昙花一现的民族服装了。
在中国人的看法里,觉得这是好事,“我带给你们先进的文化,给你们修路,让你们上学,你还不满意?”但在藏人自己的价值观里,和在欧美这些旁观者眼里,这恐怕实在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其实藏人就如同是中国的黑人: 享受着affirmative action的好处,又总是觉得社会对他不公平,压迫他。达赖就是藏人的Rev. Wright。所以支持Free Tibet的小左们基本都是obama junkie,实在是心有戚戚啊...
其实西藏就和美国原来的印第安人的命运一样,现在就是被中国/汉族一步一步的在文化上隔离同化,经济上成为单纯的依附体,政治上随着达赖一死,也就彻底失去杠杆了。西藏这个民族的最终消失,我看就是个可以预计的尺度内的时间问题,最终大概能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只剩下春节晚会上昙花一现的民族服装了。
在中国人的看法里,觉得这是好事,“我带给你们先进的文化,给你们修路,让你们上学,你还不满意?”但在藏人自己的价值观里,和在欧美这些旁观者眼里,这恐怕实在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其实藏人就如同是中国的黑人: 享受着affirmative action的好处,又总是觉得社会对他不公平,压迫他。达赖就是藏人的Rev. Wright。所以支持Free Tibet的小左们基本都是obama junkie,实在是心有戚戚啊...
Monday, March 28, 2005
与laoyao, shell等谈中国农村教育
发信人: 大宗师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投入,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忌急功近利。你把基础教育改造的和技校一样,这十年可能你教的东西实用,但不能保证下一个十年,这些东西还有用。人这一生也就年轻时候的十几年能有效的学习,至少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按照你的教学思路,最后恐怕你的学生都是今天美国被下岗的产业工人。
其实我看现在中国教育的问题并不在于旧有的教育体制多么不好,而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中国的经济刚刚开始工业化,这几年的发展实际都是劳动密集型经济的成果。这种经济条件下,也确实不需要那么多受过教育的人才。实际我看中国教育出来的人才自己都不能够吸收,看看北京深圳人才交流会的人山人海就知道了。至于农村教育,我觉得能让新的一代识字,能读书,懂道理,知道自己的权利,再就是多进行道德教育,就够了。
发信人: laoyao (carnivore)
你这个就“要么全有,要么全无”了。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四有新人,这我也承认做不到,不过不能因为做不到四有,就连先给他们“一有”的教育也要否定。也许他们最后都成为“今天美国被下岗的产业工人”,但和他们的另一条出路,做劳力密集型的民工比呢?那就是“昨天在美国被淘汰的流水线工人”了,更不用说收入待遇。他们的期望值并不高,又不是海龟,能够比民工好,就值得了。
树人诚然要百年,不过当一个人连一天的“树”都得不到时,给他们已年也是好的。这不叫急功近利,只是力所能及。
发信人: 大宗师
没想到这个话题还能讨论了这么久,我看你们真要按照你们的思路给农村孩子一个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下面这些课:
体育心理课,教教他们怎么锻炼身体,怎么进行劳动保护,怎么在高强度的劳动环境下保持身体健康,怎么在城里人每天歧视的眼光下保持心理健康;
卫生课,养成洗澡,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即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不受城里人的白眼;对女生还要加一点性卫生课,从小灌输使用安全套的观念,作为未来劳动保护的准备;
法律课,怎么利用中国有限的法律体系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和城管,地痞包工头,剥削到家的港台老板作斗争;
现实课,多讲讲社会现实,讲讲警匪一家的现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残酷性和长期性,带钱回家怎么防贼,城里讨生活怎么防骗,遇到坏人怎么防身,老板不给工资怎么要账....
按照你们“社会主义分步走”的阶段性理论,我看这些课对农村孩子来说,在当前和未来的几十年里,比算法,数据结构,任何计算机理论都更有用。
发信人: laoyao (carnivore)
ft,这个太脱离实际啦。
实际情况是:农村有的地方水资源有限,不可能经常洗澡。农村人已经习惯被歧视,在城里忍气吞声地活,在乡下对干部也忍气吞声地活,他们早已习惯,城里的平民,也早已习惯忍气吞声。心理健康?他们用不着。社会经验就是最大的心理调整机制。至于安全套,那就更搞笑啦。
法律课倒是真的,我那个去复新看过的朋友,就立志要写一本《民工进城手册》,告诉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最好。不过我仍然有些怀疑效果,因为不是有过出版某保护农民的书,结果全被政府没收的事吗?中国还是人治,刑不上大夫,法不下民工,就说暂住证吧,多少民工被虐待过?舆论也没啥反应,一定要死个大学生,才激起滔天大浪。法律是白领阶层玩的东西,民工拿着法律书去找警察,结果会使警察肃然起敬,按法办事,还是警察哈哈大笑,引为奇谈,然后该打照打,该罚照罚?民工为什么讨债时动不动要跳楼?大家都只有一条命,如果法律管用,他们真的不想试一试吗?
我还是觉得,得从小事、实事做起,经济地位是一切表象后面的决定性因素。
发信人: 大宗师
洗不洗澡和水资源的关系没那么大吧,难道江河湖海的边的农村孩子就比内陆的孩子讲卫生?说农村人“已经习惯被歧视”,这就更离谱了,这和共产党的养猪论是一丘之貉。穷人也是人,凭什么就“已经习惯被歧视”了?凭什么就用不着心理健康?
农民受气,不是习惯了,而是没选择。做人希望有尊严,这些都是天性,并不是只有受过教育的上等人才有,也不是受了教育有了钱就自动得到。不相信的话,看看马家爵的例子吧。
至于法律,我觉得让农民知道自己的权益最重要。谁都知道中国的法律系统千疮百孔,“有法必依”更是有如放屁。但是要使人人都把本来就缺乏信誉的法律当成屁一样,那它就真的屁都不如了。很多农民就是连自己理论上应该合法享有的权利都不知道,在现实教育下,好像天生觉得自己就是中国的下贱人种。我说的就是给农民的思想启蒙。看你前面的讨论还觉得只是想法简单,但看你这一番话,觉得你的出发点就有问题了。你的教育就像养小白鼠,或者说像窈窕淑女里面的语言学家。
发信人: vieplivee
你这些想法的初衷是很不错的,不过这样的伦理社会学内容,直接拿来讲效果不一定那么直接,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人是被周围环境左右得最厉害的,即便学生每天在你这里听见一堆关于心理健康卫生常识的演讲,回家还是照样跟着父母朋友一样地做,但是你的教育有可能在他们心里留下痕迹,他们现在不一定马上照做,但将来有机会了还是会想起来的--这个烙印的深浅,取决
于你的个人魅力和演讲口才。可是这样的教育比较比较“空”,而且应该是一个“长久战”,不能以每天一节课的方式进行,而是无所不在的,见缝插针的,经常回顾和总结的。这些素质教育,同学术教育应该同时进行,但是课程内容还是得以后者为主,不管这个学术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送进大学--彻底地改换环境去接受更广阔的空间,还是目的把学生送上社会,自食其力。
素质教育是软件,学术教育是硬件。这个软件在中国不光是在农村学生中缺,其实是在不管什么地方都缺,生活条件优越的人心理素质不见得能高,农村孩子也不是个个都是马加爵。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首先所有的为人师表者配得起“为人师表”这四个字,老师每天上班不是为了混日子,教育学生不是为了硬塞给学生知识。老师也不是上帝,但学生永远有把老师奉为上帝的自由--假如这个老师自己的言行举止配得上的话。换句话说,这是长久战是因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得从老师的素质提高起,否则说什么都是空的。学术方面就容易得多,只要有一个可行的计划,总是可以朝着适当的目标冲刺,对老师的要求也低,只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就可以。总而言之,没有所谓完美的世界,有想法也得能实施才好,美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这么几十年,到现在依旧还在一个相对“挣扎”的阶段,中国的教育复苏才刚刚开始,理论先,行动后,一步一步来,好几代人都得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说到农村和城市,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平等,农村的人未必都象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不上进,不卫生,不自尊,--其实我的感觉刚好相反。我觉得普遍的情况是,农村出身的人更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至少他们四体勤快五谷会分,而且习惯起早生活习惯勤劳节俭,而且对生存有一些更本质的了解,比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有“潜力”得多,不管在心理素质为人处世上,还是在学术竞争下海经商上。
我不是说有优越感不对。我只是觉得,不管是什么想法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想法有可行之处,就不妨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别人不见得一定要赞同这些想法要朝同样的方向努力。可是作为一个整体,有良好愿望并且看到现实中不足的人越多,这个事情希望越大。
发信人: shell
我在农村里,在城市里都没有吐痰的需要,是我特殊吗?我认识一个农村孩子,她到了城里拼命想改掉吐痰的习惯,过了两年才改掉,据她说就是养成习惯,其实不吐完全可以。你一个男的,居然跟我说对卫生巾很了解,而且请问你是哪年的情况?我是根据在复新的情况说话,一包卫生巾才1块多钱,也就是一天的伙食费吧。
如果大家都对整洁没有要求的话为什么都称赞我的宿舍干净?既然说到卫生巾了,我再举个相关的例子。复新的厕所以前老堵,原因就是卫生巾乱扔。后来我买了个塑料筐,就像城里的公厕一样。一开始别的女老师都跟我说不可能起到作用,她们从来没这个习惯。我就让所有女老师带头示范,往里面扔纸巾。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很快大家就都开始用了,需要经常换垃圾袋。这个例子说明,卫生是需要教的,教会就发现好处了。至于我会不会保持下去我想会的,至少我在家
也是天天洗澡。我也不否认社会是在进步,暴发户的孩子的进步也是因为受到更好的教育导致,绝对不是自发的行为,教育是产生有教养的人的必要条件,不对吗?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投入,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忌急功近利。你把基础教育改造的和技校一样,这十年可能你教的东西实用,但不能保证下一个十年,这些东西还有用。人这一生也就年轻时候的十几年能有效的学习,至少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按照你的教学思路,最后恐怕你的学生都是今天美国被下岗的产业工人。
其实我看现在中国教育的问题并不在于旧有的教育体制多么不好,而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中国的经济刚刚开始工业化,这几年的发展实际都是劳动密集型经济的成果。这种经济条件下,也确实不需要那么多受过教育的人才。实际我看中国教育出来的人才自己都不能够吸收,看看北京深圳人才交流会的人山人海就知道了。至于农村教育,我觉得能让新的一代识字,能读书,懂道理,知道自己的权利,再就是多进行道德教育,就够了。
发信人: laoyao (carnivore)
你这个就“要么全有,要么全无”了。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四有新人,这我也承认做不到,不过不能因为做不到四有,就连先给他们“一有”的教育也要否定。也许他们最后都成为“今天美国被下岗的产业工人”,但和他们的另一条出路,做劳力密集型的民工比呢?那就是“昨天在美国被淘汰的流水线工人”了,更不用说收入待遇。他们的期望值并不高,又不是海龟,能够比民工好,就值得了。
树人诚然要百年,不过当一个人连一天的“树”都得不到时,给他们已年也是好的。这不叫急功近利,只是力所能及。
发信人: 大宗师
没想到这个话题还能讨论了这么久,我看你们真要按照你们的思路给农村孩子一个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下面这些课:
体育心理课,教教他们怎么锻炼身体,怎么进行劳动保护,怎么在高强度的劳动环境下保持身体健康,怎么在城里人每天歧视的眼光下保持心理健康;
卫生课,养成洗澡,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即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不受城里人的白眼;对女生还要加一点性卫生课,从小灌输使用安全套的观念,作为未来劳动保护的准备;
法律课,怎么利用中国有限的法律体系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和城管,地痞包工头,剥削到家的港台老板作斗争;
现实课,多讲讲社会现实,讲讲警匪一家的现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残酷性和长期性,带钱回家怎么防贼,城里讨生活怎么防骗,遇到坏人怎么防身,老板不给工资怎么要账....
按照你们“社会主义分步走”的阶段性理论,我看这些课对农村孩子来说,在当前和未来的几十年里,比算法,数据结构,任何计算机理论都更有用。
发信人: laoyao (carnivore)
ft,这个太脱离实际啦。
实际情况是:农村有的地方水资源有限,不可能经常洗澡。农村人已经习惯被歧视,在城里忍气吞声地活,在乡下对干部也忍气吞声地活,他们早已习惯,城里的平民,也早已习惯忍气吞声。心理健康?他们用不着。社会经验就是最大的心理调整机制。至于安全套,那就更搞笑啦。
法律课倒是真的,我那个去复新看过的朋友,就立志要写一本《民工进城手册》,告诉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最好。不过我仍然有些怀疑效果,因为不是有过出版某保护农民的书,结果全被政府没收的事吗?中国还是人治,刑不上大夫,法不下民工,就说暂住证吧,多少民工被虐待过?舆论也没啥反应,一定要死个大学生,才激起滔天大浪。法律是白领阶层玩的东西,民工拿着法律书去找警察,结果会使警察肃然起敬,按法办事,还是警察哈哈大笑,引为奇谈,然后该打照打,该罚照罚?民工为什么讨债时动不动要跳楼?大家都只有一条命,如果法律管用,他们真的不想试一试吗?
我还是觉得,得从小事、实事做起,经济地位是一切表象后面的决定性因素。
发信人: 大宗师
洗不洗澡和水资源的关系没那么大吧,难道江河湖海的边的农村孩子就比内陆的孩子讲卫生?说农村人“已经习惯被歧视”,这就更离谱了,这和共产党的养猪论是一丘之貉。穷人也是人,凭什么就“已经习惯被歧视”了?凭什么就用不着心理健康?
农民受气,不是习惯了,而是没选择。做人希望有尊严,这些都是天性,并不是只有受过教育的上等人才有,也不是受了教育有了钱就自动得到。不相信的话,看看马家爵的例子吧。
至于法律,我觉得让农民知道自己的权益最重要。谁都知道中国的法律系统千疮百孔,“有法必依”更是有如放屁。但是要使人人都把本来就缺乏信誉的法律当成屁一样,那它就真的屁都不如了。很多农民就是连自己理论上应该合法享有的权利都不知道,在现实教育下,好像天生觉得自己就是中国的下贱人种。我说的就是给农民的思想启蒙。看你前面的讨论还觉得只是想法简单,但看你这一番话,觉得你的出发点就有问题了。你的教育就像养小白鼠,或者说像窈窕淑女里面的语言学家。
发信人: vieplivee
你这些想法的初衷是很不错的,不过这样的伦理社会学内容,直接拿来讲效果不一定那么直接,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人是被周围环境左右得最厉害的,即便学生每天在你这里听见一堆关于心理健康卫生常识的演讲,回家还是照样跟着父母朋友一样地做,但是你的教育有可能在他们心里留下痕迹,他们现在不一定马上照做,但将来有机会了还是会想起来的--这个烙印的深浅,取决
于你的个人魅力和演讲口才。可是这样的教育比较比较“空”,而且应该是一个“长久战”,不能以每天一节课的方式进行,而是无所不在的,见缝插针的,经常回顾和总结的。这些素质教育,同学术教育应该同时进行,但是课程内容还是得以后者为主,不管这个学术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送进大学--彻底地改换环境去接受更广阔的空间,还是目的把学生送上社会,自食其力。
素质教育是软件,学术教育是硬件。这个软件在中国不光是在农村学生中缺,其实是在不管什么地方都缺,生活条件优越的人心理素质不见得能高,农村孩子也不是个个都是马加爵。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首先所有的为人师表者配得起“为人师表”这四个字,老师每天上班不是为了混日子,教育学生不是为了硬塞给学生知识。老师也不是上帝,但学生永远有把老师奉为上帝的自由--假如这个老师自己的言行举止配得上的话。换句话说,这是长久战是因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得从老师的素质提高起,否则说什么都是空的。学术方面就容易得多,只要有一个可行的计划,总是可以朝着适当的目标冲刺,对老师的要求也低,只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就可以。总而言之,没有所谓完美的世界,有想法也得能实施才好,美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这么几十年,到现在依旧还在一个相对“挣扎”的阶段,中国的教育复苏才刚刚开始,理论先,行动后,一步一步来,好几代人都得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说到农村和城市,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平等,农村的人未必都象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不上进,不卫生,不自尊,--其实我的感觉刚好相反。我觉得普遍的情况是,农村出身的人更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至少他们四体勤快五谷会分,而且习惯起早生活习惯勤劳节俭,而且对生存有一些更本质的了解,比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有“潜力”得多,不管在心理素质为人处世上,还是在学术竞争下海经商上。
我不是说有优越感不对。我只是觉得,不管是什么想法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想法有可行之处,就不妨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别人不见得一定要赞同这些想法要朝同样的方向努力。可是作为一个整体,有良好愿望并且看到现实中不足的人越多,这个事情希望越大。
发信人: shell
我在农村里,在城市里都没有吐痰的需要,是我特殊吗?我认识一个农村孩子,她到了城里拼命想改掉吐痰的习惯,过了两年才改掉,据她说就是养成习惯,其实不吐完全可以。你一个男的,居然跟我说对卫生巾很了解,而且请问你是哪年的情况?我是根据在复新的情况说话,一包卫生巾才1块多钱,也就是一天的伙食费吧。
如果大家都对整洁没有要求的话为什么都称赞我的宿舍干净?既然说到卫生巾了,我再举个相关的例子。复新的厕所以前老堵,原因就是卫生巾乱扔。后来我买了个塑料筐,就像城里的公厕一样。一开始别的女老师都跟我说不可能起到作用,她们从来没这个习惯。我就让所有女老师带头示范,往里面扔纸巾。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很快大家就都开始用了,需要经常换垃圾袋。这个例子说明,卫生是需要教的,教会就发现好处了。至于我会不会保持下去我想会的,至少我在家
也是天天洗澡。我也不否认社会是在进步,暴发户的孩子的进步也是因为受到更好的教育导致,绝对不是自发的行为,教育是产生有教养的人的必要条件,不对吗?
Wednesday, March 23, 2005
十六年前...


人是很难脱离自己生活的时代和文化的烙印的。作为继承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皇权统治,刚
刚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八十年代末的学生,这就是他们能做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对变革的
渴望的最真诚的表达了。
当年看学生代表下跪,觉得感动。现在事后之见回想起来,在这个历史的瞬间,学生代表
的不只是自己,也不只是身后千万悲愤的学生,而是全体有良知的中国人对中国命运的关
注,也是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最后一次信任。其实在这个纪录下来的片断中,或许最重要的
不是跪下的学生,而是玻璃门后面那群共产党官员。这群官员的表情漠然的特写镜头值得
每个中国人仔细的看上一分钟。你看到那一张张无动于衷的官脸,就会明白,共产党在中
国统治的合法性已经走到尽头了。如果对中国的统治权真的是“受命于天”,那共产党从
这一时刻开始,已经失去它的“Mandate of Heaven”.
至于说到民主的效率问题。我想多数人都会同意,专制大多数时候是比民主更有效率的制
度手段,一个例子就是任何国家的军事机器,私有企业都是采用金字塔式的“专制”制度
来管理。但是从社会的角度,一个社会追求的从来都不是效率的最大化,而是效率和公平
的平衡点。
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就会牺牲社会效率和活力,高税收高福利的北欧国家就是例子;
牺牲社会公平,全力追求效率,随之而来的就是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动荡。摆在眼前的例
子就是缺乏法制,民主,新闻自由这些社会公平机制制约,同时经济二十年来高速发展的
中国。
其实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都是和“皇权统治,受命于天”
相生相克的一对谬种。过去现在,皇权,王权,贵族统治,君主立宪,总统制,议会制..
.etc.都是两个伪公理的不同程度的妥协... 扯远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